有些教授們都愿意搞科研,而拿不到項目的老師卻安排上很多的課,你覺得科研和教學誰重要?
下面是來自多位網友討論……
一
關于大學里教學和科研的關系,一直以來都是爭論的焦點。兩者都是大學的基本職能,缺一不可,但誰更重要呢?我先給大家講一個例子。
真經有一個朋友,在我們學校一個“雙一流”學科當老師。能評上“雙一流”學科,足以說明這個學科的實力,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這個學科應該是國內該領域內科研做得最好的。確實,他們幾乎每個老師都拿項目拿到手軟,一些大牛,一年科研經費超過千萬。即便是年輕人,一年拿百十萬的項目也很輕松。此外,這個學科的實驗室條件也是國內最好的,很多老師都有國內獨一無二的實驗室,出科研成果也更加容易。
我的這個朋友,和其他大多數老師一樣,從留校起,就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科研上,教學就馬馬虎虎過去。然后一路評職稱,最后在不到40歲的年齡,評上了教授。應該說,功成名就了。這個時候他如果花時間做一些企業(yè)橫向項目,很容易年入百萬。但當他開始招收碩士的時候就發(fā)現(xiàn),盡管是雙一流學科,培養(yǎng)的本科生水平也不怎么樣,專業(yè)基礎不扎實,進實驗室之后,還需要大量補課。所以,他晉升教授后,非但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做科研,反而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,目標是打造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。另一方面,他也開始從大二學生中遴選部分優(yōu)秀的學生進實驗室,開展研究性教學。
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也經常交流。對于教學和科研的關系,他有這樣的體會:
第一,教學更重要,但是大多數年輕教師無法體會教學的重要性。雖然在學院的安排下,不得不去做教學工作,總感覺心有余而力不及,一方面因為科研壓力很大,很難沉下心來去思考教學的事,更多的時候是照本宣科,另一方面是教學經驗匱乏,體會不到學生們究竟需要什么。
第二,如果沒有科研,教學就只是一個熟練工種。隨著教學經驗慢慢豐富,甚至可以做到不備課就講課。在做科研的時候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很多很多書本里沒有的內容,就會下意識地把這些內容記下來,然后作為教學內容講給學生。這些知識,也會形成與課本上不一樣的體系和邏輯關系。這就是科研反哺教學。如果沒有科研,這些新東西不可能出現(xiàn)在課堂上。
第三,講得好不如學得好,聽不如做。老師講得再好,知識再豐富,學生不聽或者接受不了,都沒有用。而要讓學生更好地接受,只有讓學生自己去思考,自己去動手。所以,有條件一定要讓學生(本科生)自己動手做科研,做一次,比上幾節(jié)課更管用。
第四,在科研和教學兩者間選擇,考驗的是教師良知。教學的重要性其實大家都知道,從來不會有哪個老師認為,教學就是隨便教教就可以了。但是,面對科研工作產生的巨大效應,很少有人能夠抗拒,特別是對一些來說,科研甚至意味著生存。
所以,從這個角度來說,有豐富科研經驗且沒有職稱壓力的教授、副教授們是最應該去做教學的人。而年輕人,應該更多地做科研,待科研有所成之后再來從事教學。
只可惜,現(xiàn)在國內大多數大學的情況是相反的。也許,我們要討論的,不是教學科研誰輕誰重的問題,而是如何平衡兩者的關系。
二
領導總是和你說,教學是生命,是底線,是良心。然而評職稱拿課題的時候,命不要了,底線沒了,良心幾毛錢一斤了。其實他們自己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嚴肅忠告青年教師,進了高校,啥都別管,就往死里干SCI,質量不好就靠數量來湊,拿SCI堆出個國基,評上副教授,再照死里重復來一遍,評上正教授。那時你再回頭看,認認真真搞教學的,還是講師嘞。
三
在大學里,要永遠切記,科研是第一。科研第一,科研第一,科研第一。重要的話說三遍。
為啥要說三遍?因為社會啦,學校啦,會說大學是教書育人的地方,教學比科研更重要,對教學要進行考核,而且學校對教學非常重視,有各種獎勵。如果你聽到這話,按照這話來做,那幾年之后,你就后悔了。
我就想起,有一陣我想嘗試下股票,遇到股災。我是一個新手,遇到股災,本能地我要撤,但那時不懂,媒體上說,國家要救市了。于是,我天真地就在里面等著,結果是越套越深,最終我徹底遠離股市,因為搞不懂各種聲音的意圖,好多還是官方的聲音。
關于教學和科研也是。一方面說重視教學,一方面對科研不好的,教學極好的人毫不留情。前幾年,清華有個新聞,挺轟動的。清華人事改革,一大堆的政策,但被清華老師總結為非升即走,就是講師、副教授在規(guī)定年限里沒有評上副教授、教授,那么,對不起,請你離開清華吧。評教授、副教授靠的可是論文、科研成果,可不是教學成果。
清華一個挺轟動的新聞是:2014年,外文系一位講師,9年滿了,沒有評上副教授,要轉崗職員。學生發(fā)起了請愿,認為她是外文系最負責任的老師,但這個并沒有打動校方。除了這位老師,還有一位數學老師,在清華更為出名,稱為“大清第一助教”,講線性代數的,廣受學生喜愛。照樣為了這個原因離開了清華。
清華不會對教學好,科研不好的老師網開一面,但有可能對科研好,教學不好的老師網開一面。學校每年會對工作量進行考核,教學和科研,很多科研大牛的教學很馬馬虎虎,教學學時不夠。怎么辦?花錢買,一學時多少錢。對于每年研究經費千萬元的大牛來說,真的是很少的錢。
現(xiàn)在反過來看看,據新聞報道,在2017年,清華舉行首次長聘教授聘任儀式。校長在會上說:
“世間上百年名校無非育人,天下第一等職業(yè)還是教書?!鳖愃频脑?,全國的校長們講過不少,跟真正的行為相比,是不是很可笑?如果有些青椒聽了這話跟著做,是不是很傻?
當然,功成名就之后就可以來教學生了。教學生其實另有一種樂趣,據我所知,很多教授也挺喜歡的,但只能當上教授之后再干?,F(xiàn)在很火的姚期智院士,他在清華親自上課,愛跟學生交流,當然,這樣的科學家需要大加宣揚。只是要注意,他已經獲過圖靈獎了,獲過圖靈獎再做教學,那是大大的加分項。
上個月中旬,姚期智獲得了首屆教學大師獎,從這個獎金額度來看,將是中國老師教學方面的最高獎了。其他還有5位老師是杰出教學獎。說句實話,姚期智在教學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精力,應該是不如其他5位老師的,他得教學大師獎,跟他是圖靈獎得主是有一定關系的。一位普通教授,窮其一生撲在教學上,也沒人看你一眼。
我有一位同學,他媽媽是一位院士。他介紹他媽媽對他如何關心,就是在工作空閑的時候,能陪他打羽毛球,讓他很感動。我們說,像我們這種普通媽媽,一天24小時操心、操勞小孩的事情,也不會讓小孩感動的。
所以啊,在高校的老師們,千萬不要以教學為重,雖然學生喜歡這樣的老師,但學校不喜歡。
四
問題中的前兩句話表述都是不準確的,教授們不是愿意搞科研,拿不到項目的老師也并沒有被刻意安排上很多課,但教學和科研確實都很重要,是高校發(fā)展的兩架馬車,短了一個都不行。傳統(tǒng)上高校一般都重科研輕教學,但從最近的政策來看,高校的教學也應被更加重視才行。
教授做科研并非全都是他愿意
現(xiàn)在對高校老師的管理制度越來越嚴格,給老師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。除了個人意愿外,至少還有三個原因驅使教授們搞科研。
-
第一、在高校的績效考核體系中,高校老師不僅要被安排上很多課,還必須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,不同職稱的老師考核的指標工作量不同。
第二、高校對科研成果都有配套獎勵,一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就可能獎勵他基本工資的數倍,這對老師來講是很誘人的。
第三、學校對各學院每年的科研任務也有目標要求,若完不成目標,會影響整個學院的績效考核。所以,學院為了完成年度科研任務目標,必須動員全院所有人申請課題和完成定量的科研成果,所以教授有時候也會被動員搞科研。
當然學校之間的政策也有不同,有的學??赡軐淌诩墑e的可能寬容一些,要求沒那么嚴格,搞不搞科研也就更多地看他們的意愿了。
拿不到項目的老師并不會被刻意安排很多課
-
相反的,很多高校會設置一定的科研崗,這個崗位招聘的人員不安排教學任務,只讓他們專職做科研,一般都是年輕人,而且他們也不一定就能拿到科研項目或者出科研成果;還有的學校對待新進的年輕老師,會讓他進來學校的前幾年專職做科研,而不安排教學任務,這都是為了學校在國家級項目和高水平成果上能有所突破。
一個老師上課多少還與學科性質和院系老師數量有很大關系,每個學校的情況也不太一樣。有的學校的重要學科小到講師大到教授的授課任務量都很大,而有的學科則相反,這是在每個學校都存在的不平衡現(xiàn)象,與拿沒拿項目沒有多大關系。有的教授拿了很多項目,如果實在沒有老師可以安排授課,他也必須被安排教學任務。有的教授的課比年輕老師還多,因為他們還有碩博士研究生的課要上。
教學和科研誰重要
這是無法比較的兩個方面,它們都是高校的重要職能,少了一個都不行。只不過,現(xiàn)在我國高校的這兩種職能存在發(fā)展不平衡的現(xiàn)象,以前往往重高??蒲卸p高校教學,造成了我國很多大學的畢業(yè)生質量不高的問題。但政府也正意識到這一點,最近很多高校已經響應政策要求,清退了很多不合格的學生,這對大學教學的發(fā)展來說,是一個積極的信號。
五
說當年自己讀研時,身邊那些教授們的情況吧。
專業(yè):工科,比較熱門專業(yè);
學校:排名前20的985理工類大學。
當年自己讀研究生的時候,學院里的老師,都是名家大師,都比較有實力,不管是院士,教授還是副教授,一般有點水平的老師,每年手上科研項目都很多。包括橫向項目和縱向項目,一般縱向項目是用來發(fā)表論文,提高行業(yè)知名度的,但對于教授們來說,不怎么賺錢。
所以,教授們更喜歡做的是和企業(yè)合作的橫向項目,金額大、留成高,教授們最后能夠拿到手的錢也多,而且有的還很容易出成果,畢竟企業(yè)的項目偏實用型,國家的縱向項目偏理論研究。
我記得我們學院當年的老師們,每年手上項目不斷,有的老師一年項目總額幾百萬,有的幾千萬的也有。這些教授們每年忙得不亦樂乎,手下的碩士博士們也忙得屁癲屁癲的。對于這些研究生來說,老師有項目,這樣就能學到很多實用的專業(yè)知識,可以發(fā)表高水平論文,可以順利畢業(yè)。所以,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,大家都很高興。
那么,學院的專業(yè)課怎么辦?一般來說,專業(yè)課不上不行啊,有本科生的,也有碩士還有博士的,總不能讓外學院的老師來說,于是,一般專業(yè)基礎課都是由年輕老師去上,特別專業(yè)的專業(yè)課,在這個專業(yè)領域里的學科帶頭人,或者安排其它教授來上,但說實話,最后落到每個教授頭上的專業(yè)課并不多。
這些教授們,個人猜測從心里是不太愿意去上課的,沒人在乎這些課時費了,完全是為了完成任務,他們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了科研項目上??梢院敛豢鋸埖卣f,那時候還是十幾年前了,我們學院很多教授們,住別墅開豪車的真的很多,名利雙收。
最后說回到學校的科研和教學哪個更重要?個人覺得,對于大學來說,科研要更重要一些,因為到了大學,學生應該要具備一種自我學習的能力,在一些專業(yè)基礎課上,有老師帶入門即可,教學學到的更多的是理論知識,特別對于一些理工科專業(yè)來說,動手實踐能力才是更重要的。
如果一個大學,沒有科研能力,沒有科研項目支撐,那么它的科研水平,專業(yè)研究都無法更進一步(個別理論研究的專業(yè)除外)。
所以,不管是本科生也好,還是研究生也罷,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才是大學里最應該學到的東西。
六
大學里教學和科研都重要!因為這是國家賦予一流大學的兩個主要社會責任。培養(yǎng)大批本碩生走入社會各行各業(yè),培養(yǎng)博士充實尖端人才隊伍,并承擔國家或企業(yè)科研項目和任務。
建議實行大學教師最低課時量制,讓老教授們承擔重要基礎課的主講,助教講師負責習題。相反可讓年青副教授們上碩士生課或高年級課程,對年青老師是很好的鍛煉。
若專職科研而不上課,那樣課程任務會自動加到同事頭上。搞純科研的話去中科院科研所更合適。
當然不搞科研的教師教學任務肯定要多一些,對比最低課時量多的部分發(fā)課時勞酬。絕大部分大學也是這樣做的,大家有意見的是課時勞酬相比sci科研論文少太多而已。
七
高校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和科研,兩者都很重要。
高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,教學應該放在首位,但現(xiàn)實中卻的的確確把科研放在首位。無論是招聘也好還是評職稱也好,大家首先要比的就是你發(fā)了幾篇SCI?幾區(qū)的?申請了幾個課題?省級的還是國家級的?
從高校招聘說起
高校招聘教師的時候,最看重的兩點是:畢業(yè)院校和科研水平。畢業(yè)院校水平代表你所接受教育的水平,幾乎所有的人都有名校情結,對名校的學生情有獨鐘。另一個條件就是科研情況,發(fā)表論文的數量和檔次都很重要。并且引進的待遇也不一樣,待遇就是按科研水平劃分的,不同的水平待遇差別很多,有的能差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。
當然招聘的時候很多都是應屆畢業(yè)研究生,大都沒有教育經驗,一次試講無法對教學水平進行合理的評價,并且教學水平通過實時間是可以鍛煉出來的,因此科研就成了最最主要的評價指標。
教師職稱評聘
高校評職稱最看重的還是科研情況,包括課題和論文兩方面,對質量和數量都有具體要求。目前職稱評審一直都在改革,不再唯論文、唯課題,并逐漸加大教學所占的比重,包括教學的數量和質量考核。但職稱評審過程中會發(fā)現(xiàn),參評人員在教學方面差別不大,大家代課數量相近,教學水平雖有差異,但差距并不大,真正拉大差距還是科研方面。
為什么高校更看重科研?
如果把教學水平比作軟實力的話,那么科研水平可以稱之為硬實力。高校在接受省里或者教育部的評估和考核時,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學歷、職稱、科研水平等指標,這些指標很容易進行量化比較,而對于教學水平沒有統(tǒng)一的量化標準,不好進行比較。而且不同院校進行比較或者排名時,則更注重教師的學歷、職稱和科研水平等指標。
下圖是軟科排名指標體系,包括:高端人才、科研項目、成果獲獎、獲獎論文和人才培養(yǎng)。從各指標的分值不難看出,科研項目、成果、論文的分值遠遠大于人才培養(yǎng)。
大學評估指標就是學校建設的指揮棒。
因此,高校里凡是有科研能力的人都愿意搞科研,一方面能拿到資金支持,另一方面評優(yōu)、評先、評職稱方面,科研都是最重要的指標(沒有之一),很多榮譽稱號也都是重點考核科研水平。
而有些教師科研能力較差,或者有些年齡較大老師,本身學歷偏低,再加上長期幾乎不從事科研方面的工作,自然寫不出高水平的論文,當然也就拿不到項目。拿不到項目的老師也只能承擔較多的教學任務。
總結
教學和科研是高校的兩大任務,本應把教學放在首位,但事實上卻是科研第一??蒲小椖俊毞Q→榮譽之間密切相關,可以良性互動,也可能惡性循環(huán)??蒲心芰姷慕淌谧匀皇?span id="wwwwwww" class="candidate-entity-word" data-gid="4540106">良性循環(huán),而科研能力差的老師也自然會惡性循環(huán),也只能多承擔教學任務。
八
高校本是學校,是培養(yǎng)人才的地方,教書育人、傳道授業(yè)解惑才是高校、教師的主業(yè)。相反,科研卻本應是高校的副業(yè),是高校、教師在教學工作之余根據自己的專長搞的。
可是在諸多的考核評價、職稱評審機制的指揮棒下,教學和科研的地位完全顛倒。一方面高校要爭取好名次,需要申請高水平的項目,發(fā)表高層次的論文專利;另一方面,高校教師需要評職稱,就必須把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到出成績和成果的科研領域,根本無暇顧及教學這個主頁。
近年來飽受詬的高校大學生培養(yǎng)質量,無不是這種惡果所致。
這似乎成了一個死結,就像高考一樣,找不到比它更公平的替代辦法,高校也只能繼續(xù)爭成果、要排名才能立于不敗之地,而高校教師如果拿不出像樣的成果,似乎飯碗可能都難保,只能去上課了。
文章來源:高教加油站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